首页 > 游戏小说 > 微历史·风雨清朝 > 第七节 讽刺文学巨擘

第七节 讽刺文学巨擘(1/2)

目录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安徽全椒人。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科举世家、天资颖异

吴敬梓是我国伟大的讽刺文学家,他所处的年代恰逢清康、雍、乾“盛世”,成长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官宦门第,科举世家。他天资颖异,文章过目辄能背诵,除精读百家经史典籍外,还广泛涉猎稗官野史、诗词曲赋,因之学识渊博,见解过人,诗文援笔立就。

@乡里传为子弟戒

吴敬梓性格豪爽,不匀治生。丧父以后,宗族之间围绕遗产问题解夺不休。吴敬梓愤激之余,不顾礼法,典卖田宅,遇贫即施,寄情风月,挥金如土,不十年,万金遗产挥霍殆尽,一时之间“乡里传为子弟戒”。

@寓居秦淮

吴敬梓在服丧期满以后,也曾几次参加乡试,但都榜上无名。父母的见背,家道的中落,妻奴的亡散,科场的失望,世俗的白眼,对吴区梓的刺激很大,于是动了离乡的念头。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的一天,33岁的吴敬梓怀着“逝将去汝”的满腔激愤,决然离开故乡全椒,移家南京,寓居于秦淮水亭,开始了生活旅途中新的一页。

@新生南京

南京,这个六朝故都,当时为两江总督驻地,交通便利,商贾云信,四方才士争来荟萃。吴敬梓一到南京,即结识了一些品学优擅的知识分子,其中有经济学家、考古学家、诗人、画家、数学家、天文学者等;同时,还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接触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伶工、歌妓等市井奇人,唯独对侯门权贵、富商巨贾以及热衷时文八股的士子不屑一顾。

@拒绝赴京

乾隆元年(1736年)春,安徽巡抚赵国麟接受了江宁巡导唐时琳,安徽学使郑江的辗转推换,在抚院甄试了吴敬梓,发现他才学优良,于是举荐他赴京应“博学鸿词”科廷试。官吏“朝夕造请”,促其就道,吴敬梓却称病不赴。

@日益困顿

不赴鸿博,纵情诗酒,生计因而日益困顿,时或靠亲友周济度日,时或靠典衣卖文维生。虽囊无一线,但安之若素。他的先人门生故吏半天下,然而吴敬梓丛不居恩索报,有时断炊数日,也从不去一叩豪门;严冬无炭取暖,就邀约五六知已,乘月色从秦淮水亭绕城堞步行数十里,歌吟呼啸,到天亮时分,入水西门大笑散去,夜夜如此,谓之“暖足”。

@困顿中写就《儒林外史》

越是在困境之中,越能洞察世人的真面目。吴敬梓移家南京后,随着结交面的广泛,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他历经世态炎凉,看透八股,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积十余年之功,终于成书。《儒林外史》的写作年代难以确定,但至少下半部是吴敬梓定居南京以后写成的。创作这部小说大约用了近20年时间,直到他49岁时才完成。

@《儒林外史》简介

全书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敬梓所作),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愤世嫉俗寄托于文学

吴敬梓对当时官场的黑暗、士人追求功名的丑恶及世俗的浅陋深恶痛绝,于是把满肚子的愤世嫉俗寄托于文学创作中,写成了《儒林外史》。《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正因为如此,考据家们曾经把书中的人物一一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相比照,推断出书中人物的艺术原型。

@本色语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无暗纪元:苏醒 高颜值狗命专家 玩家重载 都有金手指了?谁还当炮灰 人间乐土 末日领主之我有三国武将休眠仓基地 神豪恋爱:十倍返现,我赚麻了 系统之末世大酒店 天师下墓,奈何遇见的全是神灵 末世:开局白嫖十亿军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