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小说 > 玉盘珍馐值万钱——宫廷饮食 > 第三节 独具一格的饮食风俗

第三节 独具一格的饮食风俗(2/2)

目录

武平一的《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诗云:

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

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

这些柏叶应制诗,内容基本上是称颂柏叶长青,经霜耐寒,芳香宜人,益寿延年,藉以祝贺呈帝新年。

唐代皇室的元宵节也十分热闹。据《清异录》记载,这一天皇帝与庶民要吃“油画明珠”,其制法已不可详考。晚上观灯时,照例要大摆宴席。《新唐书·严挺之传》记载: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太上皇唐睿宗燃千灯,弛门禁,大酺御宴,在安福门观灯“昼夜不息,阅月未止。”

唐德宗时,根据宰相李泌的提议,把二月初一定为中和节,唐皇颁诏让全国执行。这一天,皇帝要给在京的大臣赐宴,各地方官员在当地也要宴请属官,并且还要饮“宜春酒”。

中和节饮宜春酒的活动,是从唐贞元五年开始的,唐德宗在这年二月一日在曲江园林与在长安的大臣们饮宴赋诗,他的《中和节赐群宴赋七韵》诗,表白了他创设这个节日的心意,其诗云:

东风变梅柳,万夤生春光。

中和纪月令,方与天地长。

耽乐岂予尚,懿兹时辰良。

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

其实,这天饮的“宜春酒”,并不是一种特殊的酒,只不过是在二月初一这天,饮宴时喝的酒统称“宜春酒”。

中和节这种由皇帝颁诏设立的节日,寿命也不长,实行了几十年后,就没有推行下去了。

中秋节成为节日,也在隋唐之时。因为根据我国目前最早的岁时专著《荆楚岁时记》来看,至少在南北朝时还没有“中秋节”的概念。中秋节这天,唐皇室成员都照例要登楼饮酒赏月,食月饼,但月饼一词却见于宋代。

隋唐时期,端午节的风俗形式都继承了前朝,特别是在皇室宫廷中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往往要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这时宫廷御厨更是忙碌,“厨人尝散热之馔,酒正行逃暑之饮。庖捐恶鸟(枭羹)、俎献肥龟、新筒裹练、香芦角黍……罩洽风味。”本来端午节正值仲夏酷暑将临之时,而宫廷殿阁里却无丝毫暑气,树深荫浓,凉风习习,面对美味佳肴,这些王公大臣,怎能不沉醉?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古老的食俗,唐代以前的粽子品种极为单调,而到唐代,粽子已是皇室中的美味食品了,且技艺更加精细,粽子的品种也多起来。当时宫廷有一种九子粽,是将九个小粽相串而成,唐玄宗食后曰:“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玄宗时皇室过端午节的娱乐活动也是别出心裁。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置于盘中,再制作纤巧的小角弓,箭射盘中的粉团,射中者得食之。因为粉团滑腻又小,颇难射中。这本是皇宫中的游戏,后来传遍长安都城,射粉团、食粉团成了端午节的一种风俗。

汉代重阳节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到隋唐之际,变化不大。每逢重阳节,唐代皇室显贵都要游幸登高,曲江饮宴赋诗几乎成为定制,并且要赏菊吃糕,饮菊花酒。因“糕”与“高”同音,唐人相信“百事皆高”之说,所以重阳节登高之时吃糕,象征步步登高。独具深意。

目录
新书推荐: 修仙双穿:惊悚世界成我后花园 直播:修真界变沙雕,关我何事? 诸天万界之魂破苍穹 截神 不朽神魔诀 我瞎编功法,你们怎么都成大帝了 开局天尊亲子,杀到诸天胆寒 抗战:开局一把98K杀穿淞沪 我都快成神了,你把我踢出队伍? 玄幻:开局重生当纨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