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小说 > 梦还楚留香 > 学而远行之----明代传说(六十七)

学而远行之----明代传说(六十七)(2/2)

目录

漆器

绿地剔红十八罗汉笔筒

绿地剔红十八罗汉笔筒,清中期,高15.5cm,口径19.3cm。清宫旧藏。笔筒圆形,底承四个如意头形矮足。图案以绿漆雕海水,间以红、绿漆团簇浪花做地。海浪中界出平地、山岗与松树,雕龟背锦地,其上压雕红漆十八罗汉,众罗汉姿态各异,神情生动。此器髹漆肥厚,故所雕纹饰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众罗汉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和袈裟的衣纹飘带皆雕刻得栩栩如生,充分表现出清代雕漆高超的工艺水平。

剔彩鱼龙变幻纹葵瓣式三层盒

剔彩鱼龙变幻纹葵瓣式三层盒,清中期,高21.5cm,腹径16.5cm。清宫旧藏。盒呈葵瓣式口,三撞式,底承四个如意头形矮足。通体髹绿漆雕海水,红漆雕鱼、龙纹。盖面雕饰正面龙纹,盒壁雕鱼、龙在绿波中追逐飞动的火球,形体若隐若现,变幻无穷,构成了“鱼龙变幻”的图景。盒内髹黑漆饰描金折枝花纹,底髹黑漆,无款。 此器刀法纤细,雕工娴熟,工艺精湛。所雕的红漆鱼、龙隐现在绿色漆中,不同以往,在绿漆上局部加饰红漆后再雕刻鱼龙纹,这是清代中期雕漆工艺的新发展。

绘画

作为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历代绘画作品近五万件,近千件系国家一级文物,元以前精品四百余件,数量居全国各博物馆之首,几乎囊括了中国绘画发展各历史时期的名家名品。这些作品中,有不少为稀世之珍,或为历经劫难而流传至今的孤本真迹,或为美术史上大师巨擘的铭心绝品,精华荟萃,蔚为大观。绘画藏品也因此成为故宫博物院艺术藏品的重中之重。 故宫博物院的绘画收藏以明清宫廷旧藏为基础。历代帝王对书画珍玩的喜爱使大量艺术珍品汇入宫中,乾隆时期内廷收藏的历代法书名画就曾达数万件之多,存世的晋、唐、宋、元名画几乎搜罗无遗,可谓盛极一时。但随着清王朝的衰微崩溃,加之数次战乱兵燹,这些藏品有些被外国列强劫掠出境,有些被末代皇帝溥仪盗运散佚民间,至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时,初步清点的宫内藏书画数量尚不足七千件。1936年,国民中央政府为躲避日寇劫掠,将文物南迁。1948年,又将千余件绘画精品运往台湾,其时北京故宫所藏书画仅余五千余件,而元以前的绘画作品更是散失殆尽。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非常重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收藏工作,国家文物局在50年代先后数次将通过清查、整理、调拨、接收等各种方式收集的书画作品拨交故宫博物院,其中也包括国家以重金从境外购回的珍品。许多国内外爱国收藏家也纷纷将自己呕心沥血的秘藏无私地捐献出来,大大丰富了故宫的库藏。与此同时,自1949年以来,故宫博物院通过殚精竭虑、坚持不懈的收购和征集,发现并入藏了一大批绘画精品,使故宫博物院的绘画收藏体系日益完善。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年兴起的拍卖风亦成为故宫博物院一个新的书画收藏来源。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不少当年深藏大内,又流散各地的绘画珍品在历经沧桑劫难后终于又回归故宫博物院这座文化艺术遗产的宝库,被完好地收藏起来。这些蕴含着巨大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绘画精品将会在网上奉献给艺术爱好者。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全画可分为三段:首段写市郊景色,茅檐低伏,阡陌纵横,其间人物往来。中段以“上土桥”为中心,另画汴河及两岸风光。中间那座规模宏敞、状如飞虹的木结构桥梁,概称“虹桥”,正“上土桥”,为水陆交通的汇合点。桥上车马来往如梭,商贩密集,行人熙攘。桥下一艘漕船正放倒桅杆欲穿过桥孔,梢工们的紧张工作吸引了许多群众围观。后段描写的是市区街道,城内商店鳞次栉比,大店门首还札结着彩楼欢门,小店铺只是一个敞棚。此外还有公廨寺等。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轿驼络绎不绝。行人中有绅士、官吏、仆役、贩夫、走卒、车轿夫、作坊工人、说书艺人、理发匠、医生、看相算命者、贵家妇女、行脚僧人、顽皮儿童,甚至还有乞丐。他们的身份不同,衣冠各异,同在街上,而忙闲不一,苦乐不均。城中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驼队、牛、马、驴车、人力车等。 车辆有串车、太平车、平头车等诸种,再现了汴京城街市的繁荣景象。高大的城门楼名东角子门,位于汴京内城东南。全卷画面内容丰富生动,集中概括地再现了 12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

目录
新书推荐: 从娘胎开始入道 长生武道:从九龙夺嫡开始吃瓜 从旁门小修到元神道君 开局无敌长生,大帝都想拜我为师 西王母赐我长生,复兴瑶池吃不消 与女师尊贴贴贴贴贴贴贴贴贴贴 武印乾坤 成为女帝炉鼎,我踏上了无敌路 收养幼小女帝,我当面被男主杀害 凡人长生,我选择仙武同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