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北宋骄阳 > 第六十三章 曲水流觞

第六十三章 曲水流觞(2/2)

目录

“是极!”众人都是笑看着苏东坡。

苏东坡挠了挠后勃颈,笑道:“既如此,便由苏某来!”

摇摇晃晃的斟满酒,笑着道:“十一郎才赞了柳七婉约词之利国利民,那苏某便也做一首婉约小词赠与柔娘,且去利国利民!”

“废话忒多!”司马光假意嫌弃的道。

苏轼淡淡一笑,紧紧的盯着在溪水中流走的酒樽,淡然开口:“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辛羸听得浑身一颤,有种起鸡皮疙瘩的感觉:“倒是不曾想,唱大江东去的苏子瞻,也会作这种闺阁之词!”

苏东坡一脸惊讶:“什么大江东去?”

尴尬,难道这个时候苏轼还没写那首赤壁?!

欧阳修摇了摇头,紧紧的盯着溪水中的酒樽,淡淡的笑着:“这首浣溪沙,词中以含蓄蕴藉、轻松幽默的语言,描写一位富裕家庭怀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形象。整首词新颖工巧,清绮细致,雅丽自然,表现人物形象不仅能曲尽其形,且能曲尽其神,曲尽其理。子瞻于诗词一道更有长进了!”

曾巩瞥了一眼快到他跟前的酒樽,也是笑着点评:“这首浣溪沙,我认为上片最佳!”

说道这儿,曾巩顿了顿,接着用更为缓慢的语速道:“上片写少女朝慵初起的娇态。首句写少女梦呓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为表现少女怀春时特有的羞涩心理。接下来第二句语含谐趣,且故设疑云:如此娇小憨稚的姑娘是不会被那些儿女情事牵扯的吧,那为什么早晨迟迟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几句将少女的春情写得若有若无,极为巧妙地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特点。是为最佳!”

等到曾巩点评完毕,酒已经快到了辛羸面前。

这时,司马光却是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上片一般,下片才是最佳所在!词的下片通过少女荡秋千和昼眠这两个生活侧面的描写,写少女贪玩好睡的憨态。”

说道这儿,司马光捋了捋胡须,也用极为缓慢的语速道:“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其意为姑娘白天秋千上飞来荡去,轻捷灵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来以后,她就一觉睡到红日当窗,莺啼户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昼酣眠,是为排遣烦忧,子瞻兄却说是因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节。这般欲说还休,不正是最为真实的写照?”

酒樽继续前行,欧阳修轻笑:“整首词都别开生面,直让人以为子瞻就是那怀春少女。整首词,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态描写得极为传神,撮笔生新,不落陈套,始终围绕少女春日贪睡这一点,从侧面用饶有情致的笔调加以渲染,使一位怀春少女的神思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词以上下问答的形式写出,上下片乃是相互呼应的,何来高下之分?!”

欧阳修最后给苏东坡的这首词定性。

辛羸闷闷不乐,自己灌了一口酒。

张载面无表情,眼中却有笑意:“十一郎可否是心情不好?何故愁眉苦脸的?”

辛羸满脸无语。

欧阳修也问道:“就是,十一郎,正是少年气盛、年少轻狂的时候,为何愁眉苦脸啊?”

辛羸撇了撇嘴,又瞄了苏轼一眼,愤愤不平的道:“为何子瞻兄写一首词,你们便争相点评,我写的诗词,却无人问津?!”

听得辛羸这质问之词,便是严肃如张载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欧阳修哈哈大笑着:“还以为十一郎真是天人下凡聪慧如妖,不曾想,也还是个毛头小子!”

辛羸一头雾水,老子不就有点好奇,外加一点心里不平衡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却在此时,曾巩大笑起来:“子瞻兄,酒到了!”

“饮!”大家笑着看高呼起来。

苏轼摇头苦笑,指着众人:“你们啊!”

辛羸低头朝着溪水看过去,只见酒樽又停在了苏轼面前。

卧槽,难怪一个个都迫不及待的点评呢?原来是为了让苏轼喝酒?!

麻痹,北宋套路太深了,老子要回现代!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