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小说 > 甘南高原上的族群合作——洮州“青苗会”的人类学研究 > 6.2酬报神灵的秋报愿

6.2酬报神灵的秋报愿(1/2)

目录

中国乡民有“春祈秋报”的传统。www.Pinwenba&#46扎山仪式、迎神赛会、“走五月”和唱神戏构成了“春祈”的主要内容,而秋报愿则是对“春祈”的答谢仪式。从扎山仪式中知道,高级神向低级神安排保护庄稼的任务,到了晚秋众神的工作和青苗会的人事努力已经变为庄稼的收成,为了感谢众神的帮助和护佑,故举办“秋报愿”。因为晚秋时光短暂和吉日数量的限制,当过了“立冬”节气以后,所举行的酬神还愿活动便成了“冬报愿”。

6.2.1仪式日程

宴家堡位于新城(洮州)东北三里,与村北的党家沟共为一个行政村,村民仍按明清旧制把村民小组称为社,全村五社230户1100人。该村有1000亩草山,曾经发生过草山之争见第4章4.1.1“草山记碑”。;人均耕地不到2亩,村民种植作物比例大致为青稞30%,春麦50%,小豆、洋芋等占20%。过去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如今时事变迁,苍翠的山林已变得童山濯濯。会首说1958年大炼钢铁时,林场没日没夜地砍林子,砍下来却无用场,合抱粗的松材放在村道上无人过问,直到1963年才把那些松材解成枕木拉到兰州。植被减少的问题终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演变为人畜饮水的短缺、小河干涸、水井枯干,如今人们正为此事发愁呢。

当地人有个说法,“城背后的轿,石山里的号,宴家堡的庙”,宴家堡以其庙宇的华美著称,这得益于该村出了几名好画匠。庙里的龙神是明朝的康茂才,居正殿,后殿是泉神。宴家堡与甘沟—羊沙有些相同之处在于,青苗会的最高职位者在宗族内部产生。羊沙是马家,甘沟是成家,宴家堡是刘家和宴家。不同的是宴家堡没有祠堂、族谱,也没有强烈的宗族意识,宗族对青苗会的影响要小得多。会长解释说,刘、宴二姓做提领是祖先留下的规矩,各姓之间关系融洽。宴家堡青苗会由13个村庄组成,会首由一名提领,一个大会长,一个马角(法师、师公子)构成。马角是一个35岁的干散人(能人),身兼三种社会身份:村委会主任,水泥厂的合同工,青苗会的掌坛(仪式专家)。在他那里,传统与现代、正式组织的村官与非正式组织的会首、经济利益与仪式理想,这些关系和责任竟能共存于一身。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无法兼顾时,他倾向于选择为集体利益做事;当行政事务与仪式活动都摆在面前时,他会奔忙于两者之间。这多少可以反映当地会首的一般生活态度。

我来到龙神庙发现龙神的袍袖间比前日多了一折黄纸,会首说那是“秋报愿”的仪式程序,上面写道:

谨择于本月的十五、十六黄道吉日,为敕封康佑东郊青龙宝山“父子七人”报愿之辰。合会外坛开口承许:金柱一根,三十六首黄幡一座,吉红一段,绵羊、肥猪、蒸食、炸食、明灯信香、白盘蔬果。外坛大数俱全,里坛承许的、上架的马之平头、汤饭座,黄龙时分敬酒五缸,蒸食、炸食、明灯信香、白盘蔬果,里外坛大数俱全。

各随时辰,寅卯不同,宜向东南方迎禧神。开剪铰纸大吉。辰时(7—9点)竖杆大吉,巳时(9—11)上供大吉,午时(11—13)动鼓大吉,未时(13—15)接神大吉,酉时(17—19)升幡大吉,本月十五日大吉。

十六日寅卯不同,宜向东北方迎禧神。起正坛大吉,巳时洒净大吉,随时关二十八宿大吉,午时迎舞大吉,随时送舞大吉,未时收牲大吉。

敕封康佑东郊青龙宝山都大龙王父子七人老爷收愿大吉。

公元二六年古历九月十五日十六日,提领刘义堂,会长党吉焕,会首王宝顺、刘和平、葸万其、王继富合会人等敬叩。

本会的那位年轻法师做掌坛,另外还从西路的冯旗、新城丁家山和卓尼县草岔沟请来三位法师。四位仪式专家师出同门,合作非常默契,他们在两天的仪式中联袂承办仪式,手执羊皮鼓载歌载舞。青苗会准备了三套蓝色长袍,其中的一位法师把它的法衣——金马甲带来。十五日一早,我赶到庙里,几位法师开始绞纸,“纸活”是法师的必修课,纸活的成品叫做“幡”。道教的幡是用丝做的,民间的幡用价格低廉的彩纸剪成,其样式更显生动活泼。在洮州家庭场合幡用于超度亡灵,在公共场合则用于召真召灵。据《上清灵宝大法》说,斋坛立长竿(金柱)扬幡,幡是用一种叫做“缯”的丝织品做成的,幡用之“普告万灵”,“幽显共睹,鬼神远瞻”。秋报愿分设内坛和外坛。内坛设在龙神大殿,硕大的神案依次摆放着鲜花、水果、白酒、炸食、蒸食和表示愿心的面灯。在大殿前方的香炉旁置一仓斗,装满青稞、小麦的仓斗上插有三面彩色 “坐斗旗”,旗顶端有一朵彩色的纸花,旗面上刻有像风车轮一样的镂空图案。大殿上空交叉悬挂着两行彩纸做的“加马”——一种表示道场的特有符号。这种富有人性化的设计是为龙神而设。

外坛设在大殿之外的庭院里,也有供桌和祭品,祭品除了馒头、水果之类,还包括一猪一羊,这是我见到的最丰盛的神宴了。有两个神幡。据说幡是神鬼的居留地,神幡像倒立的伞,由一根竿支撑。较低的竿有2米多,镂刻有道场符号的七条彩纸条在风中飘扬,这是城隍、龙神和其他较低等级神灵的幡;较高的竿有4米多长,其幡也更为精美和复杂,并安置了一个土制的升降机。这座精美的幡是尊贵天神的临时居处。关于神的级别差等,沃尔夫的见解是神灵体系复制了现实的官僚体系,神幡的规格代表神品不同的神灵。当神幡在竿头升起的时候,那绚丽多姿的形体及其纤长的飘带随风摇曳,法师们手执羊皮鼓忘情地唱诵神曲,进入情景中的人类学观察者也会惊异今夕何年。鼓词唱到祖先的伟业,追述龙神的世家仙迹,赞颂众神的护佑之功,深沉的谢意溢于言表。其中主要的仪式程序如下:

(1) 洒净。大殿内会首、乡老执香而跪,掌坛以神的口吻向会众提问,会众一一作答。三位法师手执羊皮鼓立于大殿门前唱鼓词:“啊,洒神案洒鲜花,洒了坐斗旗……”在掌坛引导和提示下,提领和会长用一根柏枝蘸清水洒向神案、鲜花、坐斗旗,……当一种叫做“散仙旗”的被洒净以后,会首将这种只有3×10厘米的微型彩旗每家三五个分发给村民,将它插在门楼上表示这一家人寿年丰;插在畜圈表示骡马成群、牛羊满山。洒净本质上是一种去污染的净化仪式,经过洒净的物品使神更悦于接受,而分发给人的物品经净化则被赋予某种神灵之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乘龙仙婿 山海提灯 武侠:丫鬟黄蓉,七侠镇杀 红月降临:重演洪荒 梦幻仙侠传 玄幻:保护我方圣主 万劫升龙 帅哥靓妹闹红尘 都市狂龙:我有七个无敌小师妹 穿越北宋,回现代遭遇打人事件
返回顶部